一、沙门氏菌的卫生学意义

生物学特性:沙门氏菌属是食源性细菌性肠胃炎的首要病原菌,属于肠杆菌科,革兰氏阴

性无芽孢杆菌,营养需求不高,需氧或兼性厌氧。典型菌株多具有周生鞭毛、能运动(除

鸡瘟沙门菌和鸡沙门菌外)、大部分菌株产 H2S、能分解葡萄糖并产气,最适培养温度为

37 ℃,最适 pH 7.2 ~ 7.6。耐受胆盐,在粪便、土壤、食品、水中可生存5 个月至2 年之久。

血清型:沙门菌属由肠道沙门菌(S. enterica)和邦哥沙门氏菌(S. bongori)两个种组成。

目前已知沙门氏菌血清型有2500 多种。

流行学特征: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沙门氏菌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、猪霍

乱沙门氏菌。而易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则有肉、蛋、乳类等。

二、沙门氏菌的检验程序

三、沙门氏菌检验的操作注意事项

1. 对易产生较大颗粒的样品(如肉类)进行检测时,建议使用带滤网均质袋,以便均质后

用吸管吸取匀液;

2. 预增菌时间与样品种类、目标菌和杂菌的含量及状态等因素有关。一般菌相比复杂的高

污染样品,如果增菌时间过长会导致杂菌生长过多,目标菌可能就会被另一种优势菌所取代,

这种情况下,增菌时间不宜过长。低污染样品的增菌时间可以适当延迟。由于本标准适用

的样品种类众多,预增菌的时间范围设置的较宽(8h~18h),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

具体选择。建议BPW 发生浑浊时停止预增菌。

3. 分离划线用直径 3mm 的接种环(1 环约 10 微升)。

4. 在 TSI 培养时。应将试管口松开,保存管内有充足的氧气,否则会产生过量 H2S,导致

整管变黑。

5. 血清学鉴定中的多价菌体(O)和多价鞭毛抗原鉴定是沙门氏菌的必做项目,血清学分

型为选作试验。实验室必须配备沙门氏菌的多价菌体(O)和多价鞭毛(H)诊断血清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