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准分享|GB4789.3-2016 大肠菌群计数及注意事项(第二法)

一、GB4789.3-2016 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

1.1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流程图

1.2 操作注意事项

• 平板法相对 MPN 法来说,结果更加直观精准。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~3 或更多个细胞。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。适用与污染较为严重的样品。

• 从一个样品取样到倾注琼脂平板,应在 15 分钟内完成。

• 检验所用物品应无菌,无抑菌残留物。

BGLB 确证试验需从 VRBA 平板上挑起至少 10 个典型和可疑菌落进行,如平板上菌落数少于 10 个,则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进行确证。

二、GB4789.3-2016培养基原理解析

2.1 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(VRBA)

• 配方中胆盐和结晶紫抑制革兰氏阳性菌,中性红作为指示剂,在酸性条件下为紫红色。

• 大肠菌群分解乳糖所产的酸与胆盐结合,可形成粉红色菌落,菌落周围有胆酸盐沉淀环。

• 该培养基无需高温高压灭菌,现配现用。

三、计数与报告

3.1 结果判读

选取菌落数在 15 CFU ~ 150 CFU 之间的平板,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。典型菌落为紫红色,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,菌落直径为 0.5 mm 或更大。

3.2 证实试验

从接种同一样品浓度的 VRBA 平板上共挑取 10 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,分别移种于 BGLB 肉汤管内,36℃ ±1℃培养 24 h ~ 48 h,观察产气情况。凡 BGLB 肉汤管产气,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。

3.3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

• 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计数的平板菌落数 , 再乘以稀释倍数 , 即为每 g(mL) 样品中大肠菌群数。

例:10-4 样品稀释液 1mL,在 VRBA 平板上有 100 个典型和可疑菌落,挑取其中 10 个接种 BGLB 肉汤管,证实有 6 个阳性管,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:100×6/10×104 /g(mL)=6.0×105 CFU/g(mL)。

• 若所有稀释度(包括液体样品原液)平板均无菌落生长,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。

四、质量控制

4.1 实验过程中,每批样品稀释液都要做空白对照。

4.2 为了控制环境污染,每次检验过程中,于检验台上打开两块计数琼脂平板,并在检验环境中暴露不少于 15 分钟,将此平板与本批次样品同时进行培养,以掌握检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来自检验环境的污染。

4.3 定期使用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或相应定量活菌参考品,在 P2 实验室或阳性对照实验室内,用适当的食品样品进行阳性实验验证,并进行记录,此次验证实验至少每 2 个月进行 1 次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*